当前位置:茶陵县烤烟办 > > 烤烟施肥技术 茶陵县烤烟办

烤烟施肥技术

烤烟施肥的目的不但要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和提高。烟叶产质量是土壤、气候环境与人为因素(品种、施肥)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体系中,施肥是最大的可变因素。烤烟营养不良时,即使充分留养成熟并烘烤得很好,烟叶的香吃味也会大打折扣;而营养过剩时,即使成熟采烤,烟叶也会因过大过厚,刺激性和劲头过大而使可用性大大降低。施肥是制约烤烟品质提高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一、烤烟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烤烟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需要量较大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需要量甚微的元素有铁、锰、硼、锌、铜、钼、氯。这些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烤烟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元素可以从空气、土壤、水分中吸收,氮、磷、钾需要量大,必须通过施肥加以补充。      

二、烤烟需肥特点        

烤烟在移栽初期,烟株对NPK各种养分的吸收都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收速率逐渐加大,在移栽后1个月开始急剧增加,并在移栽后约55天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又快速下降,其中又以氮素下降最快,钾素次之,磷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相对都较平稳。        

所以,要特别注意这段时期的养分的充分供应,以满足烤烟的需求,并在栽后30-75天注意及时灌溉,保证充足的水分,以水调肥,促进养分的吸收,促进叶片的充分展开,以便叶片正常落黄与成熟,最终得到厚薄适中的烟叶。否则,如果养分充足,使得叶片细胞分化较多,但由于水分不足使得细胞不能充分展开,最后导致叶片过厚,成熟缓慢,烤后烟叶品质下降。        

三、烤烟施肥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施肥,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肥料性质、生育期内温度、降雨等状况,以获得烟叶的优质适产为依据来确定适宜的氮素用量,氮磷钾比例,肥料种类、基肥追肥用量和施肥方法。      

(一)养分平衡原则        

烟株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着平衡的比例关系。比如烟叶在成熟过程中出现失绿、发白的现象,是由于烟株缺少镁元素失调造成的。养分平衡是平衡施肥的基本原则,如果忽视这个原则,盲目提高某一元素的用量,烟叶产质会受到影响。      

(二)因土施肥原则        

土壤种类不同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供肥性能和养分利用率有很大差异。不同的土壤条件需要不同的施肥与栽培措施相适应,才能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与可用性。充分利用土壤资源。      

(三)因品种施肥原则        

不同烤烟品种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有很大差别。红大的肥料利用率较高,K326的肥料利用率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品种对肥料需求的差异是决定施肥量多少的主要依据。

(四)因气候施肥原则  气候条件主要指当年烤烟大田期雨水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雨水多,肥料流失大,气温相应降低,肥料利用率下降,肥料用量,尤其是氮肥要适当增加,反之要适当减少。      

(五)最大效益原则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烟叶产质量和施肥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产质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某一施肥量时,产值减去肥料成本即施肥效益最高;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质量并不相应增加;如果再增施肥,产质量还会下降,甚至对烟株产生毒害。        

四、施肥方法与时期        

掌握恰当的施肥方法与时期可以提高烟叶产质量和肥料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多数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重施基肥,把肥料总量的三分之二或更多些当作基肥,其余作追肥。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栽后10—15天结合中耕除草施用;第二次在团棵培土时施用。移栽后30天内施完,如30天后还追肥,则后期烟株贪青晚熟不落黄。施肥方法应注意几个问题:        

1、复合肥和硫酸钾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地力高低而定,提倡少施或不施塘肥(土壤肥力低则少施,土壤肥力高则不施),重环状定位施肥或追肥(地下水位低则重环状定位施肥,如地烟山地烟,地下水位高则重追肥,如田烟)。        

2、普钙和钙镁磷肥适宜作条施,即在理墒前均匀撒施于烟墒底部,可以提高肥效。另外钙镁磷肥属于碱性肥料,不宜与复合肥或硫酸钾等酸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钙镁磷肥在酸性土壤上用效果较好。        

3、要防止肥料与烟根直接接触,肥料离烟株10—15cm,以免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