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陵县烤烟办 > > 田间管理 茶陵县烤烟办

田间管理

一、大田管理        

1、查苗补缺,促小控大        

移栽后要浇水补苗及查苗补苗,补栽时穴内可施少量复合肥或速效氮肥,并施毒饵。促小苗控大苗,使全田生长一致,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2、中耕培土        

一般中耕2—3次,结合除草。第一次在栽后7-10天,浅锄,不翻土,不动根,不盖苗。第二次在栽后15—20天,窝内稍浅,6—7cm深;株间稍深,10cm左右,除去杂草。第三次中耕在栽后25—30天内,结合最后一次追肥和培土,此时根系已很发达,中耕宜浅。培土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后墒高达40—45cm,才能起到培土的作用。如果只进行一次大培土,则在栽后25—30天进行。大培土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烟株生长

3、灌溉和排水        

南方烟区雨量充沛,但也时有干旱,如果表层土壤干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下,早晨地面不回潮,白天叶片萎蔫,傍晚尚不能恢复,表明需要灌溉。灌溉以傍晚或夜晚为宜。移栽时要浇足水,一般每穴灌1.5—2kg水。穴灌(株灌)或沟灌,切忌漫灌、淹灌。烟草相对耐旱不耐涝,田间不能积水。      

4、封顶打杈        

(1)封顶:视烟株长势,采取现蕾打顶和现花打顶两种方法,留足叶片数,打去花杈部份。      

(2)打杈:打去长5cm以上的腋芽,用化学药剂进行涂抹或淋株至烟株1/3处,化学抑芽必须达90%以上。        

5、田间卫生        

保持田间卫生,做到墒无杂草、沟无积水、无药袋药瓶,无废膜、无花无杈,无废叶。        

二、综合防治病虫害        

(一)常见主要的病虫害种类(有较重危害的种类)

侵染性病害有10多种:病毒病(TMV、CMV、PVY、TEV、TBTV)、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黑胫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根黑腐病、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蛙眼病、空茎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有20多种:气候性斑点病、缺素症(钾、钙、镁、硫、铁、硼、锌、锰、铜、钼)、元素过量中毒、自然灾害(冷害、旱害、涝害)、雨斑、白化等。          

虫害有30多种:烟蚜、烟青虫(棉铃虫)、地老虎类、斜纹夜蛾、金龟子类、金针虫类、斑潜蝇、潜叶蛾、斑须蝽、烟粉虱、烟蓟马、软体动物(蛞蝓、蜗牛)等。        

1、烟草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类型      

(1)按侵染源(病原物)划分        

真菌病害:猝倒病、炭疽病、白粉病、赤星病、黑胫病、根黑腐病、蛙眼病、破烂叶斑病、穿孔病等。          

细菌病害:野火病、角斑病、青枯病、空胫病、细菌性叶斑病等。          

病毒病害:普通花叶病(TMV )、黄瓜花叶病(CMV)、烟草脉带病(PVY)、 蚀纹病毒病(TEV)、曲叶病毒病(TLCV)、环斑病毒病(TRSV)烟草丛顶病(TBTV)等。          

线虫类病: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共4种线虫。        

(2)按侵染或病源扩展方式划分          

系统性侵染病害:所有的病毒类病害、青枯病等。          

非系统性侵染病害:猝倒病、炭疽病、白粉病、赤星病、黑胫病、野火病、角斑病等。        

(3)按传播方式分          

土传病害:猝倒病、立枯病、黑胫病、根黑腐病、根结线虫病等。        

气传病害:赤星病、白粉病等。          

虫传病害: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丛顶病、蚀纹病毒病、曲叶病毒病等。        

机械传播病害:烟草普通花叶病、环斑病毒病等。        

(4)按为害的部位          

地下部(根茎部)病害:黑胫病、根黑腐病、根结线虫病等。          

地上部(茎叶部)病害:赤星病、野火病等。          

(5)按发生时期分          

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          

大田期病害: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根黑腐病、根结线虫病等。          

成熟期病害:赤星病、野火病等。          

2、烟草虫害的主要类型          

(1)按虫害的分类地位来区分(昆虫、软体动物)          

鳞翅目害虫:烟青虫、棉铃虫、地老虎类、斜纹夜蛾、蛀茎蛾、潜叶蛾等          

同翅目害虫:烟蚜、烟粉虱等          

鞘翅目害虫:金龟子类、金针虫类、叶甲类、跳甲类等。          

半翅目害虫:烟肓蝽、斑须蝽、稻绿蝽等。        

双翅目害虫:斑潜蝇等。          

软体动物:蛞蝓、蜗牛等。        

(2)按口器类型分          

咀嚼式口器害虫:烟青虫、棉铃虫、地老虎类、斜纹夜蛾、金龟子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烟蚜、烟肓蝽、斑须蝽、稻绿蝽等。        

(3)按为害的部位分          

地下害虫:地老虎类、金龟子类的幼虫等。        

地上部(食叶)害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        

钻蛀害虫:斑潜蝇、蛀茎蛾、潜叶蛾等。

(4)按发生时期分          

苗期虫害:烟蚜、蝼蛄、地老虎、蛞蝓、蜗牛等。          

大田期虫害: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        

(二)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烟草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烟叶优质适产。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1)旱坡地应与甘蔗或花生等作物进行2—3年轮作;水田每年实行烟稻轮作。          

(2)苗床和大田避免使用可能带有病残体和虫卵的堆肥。          

(3)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          

(4)培育无病壮苗,搞好田间卫生。烟株收获后,及时耕翻,烧毁烟株根茎。冬季进行深耕,冻死害虫,治虫防病。          

(5)病虫害严重烟区,可采用熏蒸剂(如溴甲烷)进行土壤处理。          

3、物理防治          

可采用灯光诱杀蝼蛄成虫、地老虎等;某些虫有趋光性,用火把、电光诱捕金龟子;也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消灭一些害虫。苗田用隔离网防虫。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消灭害虫。如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取食烟蚜。          

5、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烟草病虫害是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化学防治要与病虫害种类、发病规律、虫害危害程度相结合,注意施药品种、浓度、时间,做到经济、安全、有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害虫天敌较安全的农药,混合使用和交替使用,控制病虫的发生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