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茶陵县烤烟办 > > 烘烤工艺 茶陵县烤烟办

烘烤工艺

一、烘烤前的工作

㈠检修烤房。对烤房的炉灶、火管、风洞、天窗、烟囱、门窗、墙壁、屋顶各部分都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㈡备足物资。煤炭应提早备足备齐,以及火钳、火叉。应在开烤前几天生火把烤房烤干,以利第一房烟叶烘烤时,能正常变黄和排湿顺畅。

㈢分类编烟。绑烟时,应进行鲜烟分类,先绑适熟叶,并随手挑出未熟叶、过熟叶、病斑严重叶片,待绑完适熟叶后,再将这几类烟叶分别绑竿。 ㈣配竿装烟。装烟的要领是合理搭配竿烟,而决非简单地把竿烟随便挂进烤房。装烟要求:1、同房同质,选竿配装。由于鲜烟叶质量有差异,应坚持“上青下黄”和“上干下湿”的原则。而同一棚(层)的烟叶则应基本一致。2、装烟垂直搭配,由于房内各棚烟叶所处的高度不同,距热源和通风口的距离不同,所承受的温、湿度与“热风”流量不同,烟叶在烘烤中变化的程度与进度也不会相同。  

二、烟叶烘烤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干燥过程,而是:1、排除鲜烟叶内的大量水分,使烟叶干燥。2、使烟叶内对品质起不良作用的成分分解转化为对品质起良好作用的物质,使烟叶特有的色、香、味显露出来。

㈠烟叶烘烤的意义  

烟叶烘烤的意义在于: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所形成的潜在质量,通过科学烘烤得到体现,成为现实质量,从而使烟厂的需求得到满足,使烟农的辛勤劳动得到报偿。烟叶的质量、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形成,栽培、采收、烘烤,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以我县情况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三化(种子良种化、布局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进步很大,而采收和烘烤两个环节则相当薄弱,突破这两个环节之后,烟叶质量、市场声誉、经济效益必将跨上一个大台阶。  

㈡烟叶烘烤的基础知识

烟叶是烟株上的营养器官,采摘下的烟叶也就是叶片在脱离母体后,在外界没有养料供给的饥饿情况下进行代谢,叶内贮存的物质发生复杂的生理与生物化学变化,但它并未死亡,还在呼吸,烘烤是人为地创造条件使之加速衰老死亡和干燥的一个连续过程。  

三、因地制宜、科学烘烤是烤制优质烟的主要关键  

烘烤技术既要反映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共同规律,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当房烟叶的具体特点。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桂阳烤烟在烘烤中表现的地方特点。桂阳3—6月(一般为6月上旬)是雨季,光照相对较少,处于荫蔽状态下的下部叶片干物质积累不足,叶片薄而水分含量高;同时,烘烤前期为防止“硬变黄”,要排除部分水分,因而进入定色期后很容易干燥,所以,叶片虽然鲜黄,但容易青筋。相反,6月中旬以后进入旱季,雨量减少而光照充足(7月份还常有火南风,容易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因此中、上部叶(特别是上部叶)干物质积累丰富,叶片厚而水分含量低,变色期常需补充水分,叶片变黄后常因水分不足而出现青筋。过去县内青筋烟多,除了栽培方面的原因之外,上述地方气候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